熊孩子不能管?老师惩戒新规来了,家长只能旁观!
来源:学大教育 时间:2020-08-30 18:09:42
开学日来了。家长可以摆脱掉熊孩子了,但老师们去头痛了。熊孩子金贵,骂不得打不得,一不小心老师就会被上告,然后停职停薪……
不过,这一问题已经有解了。教育部已经开始逐步的落实教师的“惩戒权”。
“体罚”和“惩戒”是两个不同的概念,“体罚”指的是对学生进行一些身体上的处罚,会对其身体造成伤害的行为。而“惩戒”是对学生所做出的一些不良行为进行惩罚,使其增长教训,获得教育的行为。“体罚”只是“惩戒”的重要组成部分,而惩戒的根本目的在于让学生改正错误。对学生的惩罚按照轻重划分了三个不同的等级。
一般惩罚:
是对学生的轻微不良行为做出的处罚措施。老师可以在班上点名批评,责令学生道歉,命令学生写检讨或者口述检讨,命令学生在课堂上罚站或者面壁,一般不超过一节课的时间,或者命令学生跑步或者其他运动进行惩戒,如果学生带了违禁物品,是可以没有任何理由进行没收的。
较重惩戒:
这是针对学生犯了比较严重的错误进行的惩罚。因为此时学生的行为可能已经影响了周围其他学生的正常学习,所以可以限制他参加集体活动。让他干体力劳动进行惩罚,比如打扫学校卫生,必要时需要班主任进行训诫,心理辅导,或者要求家长陪读。
严重惩戒:
如果学生行为比较严重的,老师可以直接请家长到学校,限令一周内转学;更严重的,学校记过,学生被留校察看,甚至学校可以要求学生退学或者直接开除学籍;如果真的到了最后一步,那么孩子即使到了别的学校,学校大概率也不会接收。
教师的惩戒应该如何正确使用?
原则一:惩戒要合法
惩戒的主要目的不在于“惩”,而在于“戒”。所以教师在进行惩戒时,要注意谨慎使用,所有的惩罚和处分都要合法,主要目的在于让学生改正错误,而不要将其作为老师和学生之间的私人恩怨。
原则二:惩戒和奖励相结合
惩戒并不单单是为了教训而教训,而是要让学生们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并主动承担,所以必须尊重学生们的人格,将惩戒和奖赏有效的结合,可以让学生们明确自己到底错在哪里,界限在哪里,并且学会怎样更好的规范自己,在阻止孩子错误行为的同时能够对其行为进行正确的引导。
原则三:惩戒需要得到家长的理解
教师在对学生进行惩戒之前,最好征得家长的同意,尤其是现在的时代,家长们都非常的爱护自己的孩子,是他们的第一监护人,得到同意后惩戒才能更好的实施,给孩子创设更好的学习环境,否则很容易造成老师和家长之间的矛盾,引起不必要的误会和争端。
惩戒学生并不是根本措施,只是一个辅助手段,但对教师权利是一个有效保障,想要让孩子在学校身心健康,学习进步,不仅要靠老师的管理,家长也要大力配合和理解。
相关推荐
热门资讯

-
中国矿业大学 成一流的能源科技大学
2020-12-25 -
熊孩子不能管?老师惩戒新规来了,家长只能旁观!
2020-08-30 -
孩子向你要钱时,你是怎么做的?优秀孩子父母是这样的
2020-08-27 -
高校录取通知书不只是一个通知,背后的功能很强大!你都知道吗?
2020-08-18 -
初二生在暑期复习英语有哪些诀窍?好的方法在这里
2020-08-14 -
一定要远离的文具用品,否则可能招上白血病,家长们转起来!
2020-08-13
热门问题
-
郑州家教对学生有没有用?
2021-01-22 -
长沙一对一辅导对学生有没有用?
2021-01-22 -
在线辅导对学生有没有用?
2021-01-22 -
语文补习对学生有没有用?
2021-01-22 -
一对一数学辅导对学生有没有用?
2021-01-22 -
小学数学辅导能不能让学生提高成绩?
2021-01-15 -
小学补课能不能让学生提高成绩?
2021-01-15 -
学生的记忆力下降该怎么办
2020-06-09